
一歲半也可吃糭?過端午節當然不少得糭作為傳統食物慶節,可是糭中的糯米、肥豬肉、及鹹蛋黃等成份均含多脂肪、多膽固醇、多鈉、及難以消化,大人不宜食過多,更何況是一歲幼兒;故此想到了要弄糭子饅頭,加上角落生物造型,健康、好吃、好看又好玩。
主麵團
牛奶 135 毫升
酵母 3克
糖 10克
中筋麵粉 230克
菜油 10克
調色材料
角落生物身體
牛奶 10毫升
金瓜粉 2克
紫薯粉 2克
碟豆花粉 1克
糭葉
斑斕粉 2克
金瓜粉 1-2克
五官
紅麴梅粉 少許
竹碳粉 少許
日本金時蕃薯 2條
- 大火蒸15分鐘,去皮,再用叉子壓成蓉備用
主麵團
- 牛奶加入糖,再將酵母倒入牛奶中,拌勻
- 加入中筋麵粉,將麵粉搓成團
- 加入菜油,將麵團搓至光滑
- 用濕布/保鮮紙蓋住麵團
- 將麵團分成7分,每份大約60克以調色
調色
- 取4個約60克麵團,加入天然色粉,分別是金瓜粉、碟豆花粉、紫薯粉、斑斕粉,加少許牛奶搓勻上色,分別成為黃色、藍色、紫色及綠色
- 留2個麵團60克為白色,1個為角落生物,另一個作後備麵團
- 取約3個 2-3克的麵團分別加入少許竹炭粉、紅麴梅粉,及金瓜粉以製成眼、耳、口、及包糭的繩結
整形裝飾
- 取約60克的黃、藍、紫、白麵團分別分成3份,每份約20克
- 將適量番薯蓉釀入20克的麵團當中,再包緊滾圓
- 取2個2-2.5克綠色麵團製成糭葉,壓扁,再用筷子壓成一條條痕,放上包有蕃薯蓉的麵團
- 取2克黃色麵團,滾成幼細長條形,取約7-8厘米打結,再放上糭葉上
- 取2克竹碳麵團,搓成幼條整成嘴,搓小圓球成眼睛,再放上角落生物上裝飾
- 取少量紅色麵團,整成耳朵放上白色角落生物上
- 可取少量藍色麵團,搓成三角圓錐黏上藍色恐龍上
- 裝飾麵團可沾上少量牛奶以便牢固黏貼於麵團上
- 整型期間用濕布或者保鮮紙蓋好,以免水份蒸發
蒸煮饅頭
- 整型完畢後,可放自麵團發酵兩倍大
- 大火蒸20分鐘即可
備註:
- 給寶寶吃的一定是用天然食物色粉調色,在烘焙店便可購買。
- 只要是做圓形的麵團造型,手上工具有限也是可以做得到的,其中用尖型筷子可助黏上比較細少的眼、耳、口部分。
- 沒有蒸籠也可以蒸出漂亮乾爽的包子,只要在盤底墊一張牛油紙,大火蒸時不需緊閉煲蓋,並需留空隙,或者用少一吋的煲蓋即可。
- 調色時加上少許牛奶,可以濕潤天然色粉及麵團,以便搓勻
- 在調色及造型時,麵團已在發酵,因此要把握時間盡快完成,以免發酵過度。
詳細此影片,請點擊
其他影片,請觀看YouTube chann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