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elliechu

  • 開胃咖哩雞

    好香的!
    最愛色彩繽紛的材料

    一道大人小朋友都會吃多幾口飯的開胃菜,而且低脂煮法,健康好味!

    材料:
    雞髀 2件
    洋蔥 半個
    甘筍 半條
    薯仔 1個
    蕃茄 半個

    調味料
    咖喱粉 1湯匙
    黃薑粉 1湯匙
    粟米粉 1湯匙
    水 2碗
    牛奶/脫脂奶 半碗
    胡椒粉 少許

    做法:

    1. 用少許咖喱粉及黃薑粉醃雞髀
    2. 將甘筍、薯仔、及蕃茄切粒,洋蔥切絲
    3. 兩茶匙油落鑊
    4. 先將雞髀煎香,至金黃
    5. 再將洋蔥倒入,炒至變軟
    6. 加入甘筍、薯仔、蕃茄
    7. 加上調味料,炒均勻
    8. 蓋上鑊蓋煮10分鐘即可

    詳細此影片,請點擊

    其他影片,請觀看YouTube channel

  • 叮叮朱古力Cup Cake

    微波爐杯子蛋糕

    照顧小朋友時,也要照顧好爸爸的胃,簡簡單單的甜品慶祝父親節。

    乾材料
    低筋麵粉 1湯匙
    可可粉 1湯匙
    糖 1/3湯匙

    濕材料
    蛋 1隻
    菜油 1/2湯匙
    牛奶 1湯匙

    朱古力粒 適量

    做法:

    1. 將乾材料拌勻
    2. 加入濕材料拌勻
    3. 加入朱古力粒
    4. 微波爐大火叮1分鐘即可

    詳細此影片,請點擊

    其他影片,請觀看YouTube channel

  • 蕃薯蛋撻

    一粒又一粒

    自從每天的早餐都不同後,小兒每天都很合作、很期待、很享受吃早餐!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,媽媽的愛與營養都在每一天的早上開始。是次食譜更簡單,只需兩樣材料即可!

    材料:
    蕃薯 2條
    蛋 2個

    做法:

    1. 大火蒸蕃薯15分鐘,去皮壓成蓉
    2. ⁠⁠平均分成8-9份,搓圓,再用手輕輕按一個洞
    3. ⁠發蛋拌勻
    4. ⁠在蕃薯蓉表面輕掃上一層蛋液
    5. ⁠先180度焗5分鐘
    6. ⁠再加上蛋液,再用180度焗10分鐘即可

    備註:

    1. 手沾少許水搓蕃薯蓉,會比較不黏手
    2. ⁠先掃上一層蛋液是為了給予蕃薯蓉一層防水面,以免稍後倒蛋液時從底部流出
    3. ⁠剩下的蛋液可以煎或炒蛋

    詳細此影片,請點擊

    其他影片,請觀看YouTube channel

  • 奇異果焗西班牙豬仔骨

    充滿果香的肉排

    一歲半開始牙牙學語,行動力也敏捷許多,營養需求當然也要大大提升以提供生長所需。加上最近節慶多,也想同小兒一起健康吃大餐慶節!

    說到底就是嘴饞,吃要這麼多理由嗎!?

    是次材料比較豐富,但由於要和一歲半寶寶都一起吃,因此調味料都比天然,不加太多鹽分也可有豐富的口感與清新的口味!

    材料:
    西班牙豬仔骨

    配料:
    奇異果 1個
    蕃茄 半個
    乾蔥 1個
    蒜頭 8瓣
    薑 適量

    調味料
    蠔油 1茶匙
    鼓油 1茶匙
    老抽 1/2茶匙
    粟粉 2整茶匙
    蜜糖 2茶匙

    水 1/3碗

    做法:

    1. 將西班牙豬仔骨切半洗淨,瀝乾水
    2. ⁠將所有配料用攪拌機拌勻
    3. ⁠準備調味料,拌勻
    4. ⁠瀝乾水後,將攪拌好的配料及調味料倒入豬仔骨,拌勻
    5. ⁠封好冷藏,至少兩小時或以上
    6. ⁠用200度焗40分鐘後,反面用200度焗多30-40分鐘即可

    備註:

    1. 因為焗爐大小有限,因此將豬仔骨對半切開,醃料時也比較入味
    2. ⁠配料主要是採用天然食材,其中奇異果可帶給肉類清香、及甜甜酸酸的味道,特別開胃
    3. ⁠根據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,NIH)指出,一歲嬰幼兒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為800毫克,即2克鹽,是次加入調味料包括豉油,蠔油及老抽的鈉總含量大概為600-700毫克,加上小孩食的份量有限,因此所攝取的鈉含量不會超標。做節時偶爾品嚐下也沒有太大問題。
    4. 請勿給一歲以下的嬰兒餵食蜜糖。蜜糖有機會受肉毒桿菌污染,肉毒桿菌會產生毒素及其孢子,烹煮(例如攝氏80度的熱力)十分鐘或更長時間就可破壞這種毒素,可是其孢子比較耐熱,需透過高溫(例如攝氏120度的熱力)和高壓(例如用壓力煲)才有機會將其消滅。一歲以下嬰兒的腸道未完全發展,故未能抵抗此菌的毒素及孢子;相反,一歲以上的人士較低機會肉毒桿菌中毒,因為其腸道內的天然微生物群已發展得較為成熟,不利孢子發芽。

    詳細此影片,請點擊

    其他影片,請觀看YouTube channel

  • 粟米薯蓉芝士餅

    大人吃mozzarella cheese
    小朋友吃BB cheese

    粟米薯蓉芝士餅

    每天吃同樣的早餐大人都會覺得悶悶的,小朋友也如是。而小朋友表達不想吃的其中一個信號就是,漫不經心地玩弄食物,包括丟、吐、抓、捏…… 反正就是弄老半天都不吃進肚子去。

    於是決心研究其他不同類的早餐,最重是快、靚、正!是次材料很簡單,只需以下三樣即可,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吃。爸爸已經搶先食了一塊。

    材料:
    粟米 1條
    薯仔 1個
    雪印BB芝士 1條
    Mozzarella cheese (大人吃) 適量

    做法:

    1. 薯仔去皮切粒,粟米切粒,大火蒸10分鐘
    2. ⁠薯仔壓成蓉,加入適量胡椒粉及黑椒,⁠加入粟米粒拌勻
    3. ⁠將粟米薯蓉分成九份,手取一份搓圓,輕壓扁
    4. ⁠⁠加入芝士,再收緊、搓圓
    5. ⁠加油慢火將兩邊煎香,或直接用170度焗10分鐘即可

    備註:

    1. 大人食mozzarella cheese,因為鈉的成份比較多,小朋友吃兒童芝士比較適合,鈉含量起碼減半。
    2. ⁠Mozzarella cheese水份相對bb 芝士較多,遇熱會散得比較開是正常的。
    3. ⁠是次不需要額外添加其他調味料,因為芝士含鹽分,而粟米為食物帶來天然的甜味,寶寶們一定喜歡

    詳細此影片,請點擊

    其他影片,請觀看YouTube channel

  • 角落生物糭子饅頭

    一歲半也可吃糭?過端午節當然不少得糭作為傳統食物慶節,可是糭中的糯米、肥豬肉、及鹹蛋黃等成份均含多脂肪、多膽固醇、多鈉、及難以消化,大人不宜食過多,更何況是一歲幼兒;故此想到了要弄糭子饅頭,加上角落生物造型,健康、好吃、好看又好玩。

    主麵團
    牛奶 135 毫升
    酵母 3克
    糖 10克
    中筋麵粉 230克
    菜油 10克

    調色材料

    角落生物身體
    牛奶 10毫升
    金瓜粉 2克
    紫薯粉 2克
    碟豆花粉 1克

    糭葉
    斑斕粉 2克
    金瓜粉 1-2克

    五官
    紅麴梅粉 少許
    竹碳粉 少許

    日本金時蕃薯 2條

    1. 大火蒸15分鐘,去皮,再用叉子壓成蓉備用

    主麵團

    1. 牛奶加入糖,再將酵母倒入牛奶中,拌勻
    2. ⁠加入中筋麵粉,將麵粉搓成團
    3. ⁠加入菜油,將麵團搓至光滑
    4. ⁠用濕布/保鮮紙蓋住麵團
    5. ⁠將麵團分成7分,每份大約60克以調色

    調色

    1. 取4個約60克麵團,加入天然色粉,分別是金瓜粉、碟豆花粉、紫薯粉、斑斕粉,加少許牛奶搓勻上色,分別成為黃色、藍色、紫色及綠色
    2. ⁠留2個麵團60克為白色,1個為角落生物,另一個作後備麵團
    3. 取約3個 2-3克的麵團分別加入少許竹炭粉、紅麴梅粉,及金瓜粉以製成眼、耳、口、及包糭的繩結

    整形裝飾

    1. 取約60克的黃、藍、紫、白麵團分別分成3份,每份約20克
    2. ⁠將適量番薯蓉釀入20克的麵團當中,再包緊滾圓
    3. ⁠取2個2-2.5克綠色麵團製成糭葉,壓扁,再用筷子壓成一條條痕,放上包有蕃薯蓉的麵團
    4. ⁠取2克黃色麵團,滾成幼細長條形,取約7-8厘米打結,再放上糭葉上
    5. ⁠取2克竹碳麵團,搓成幼條整成嘴,搓小圓球成眼睛,再放上角落生物上裝飾
    6. ⁠取少量紅色麵團,整成耳朵放上白色角落生物上
    7. ⁠可取少量藍色麵團,搓成三角圓錐黏上藍色恐龍上
    8. ⁠裝飾麵團可沾上少量牛奶以便牢固黏貼於麵團上
    9. ⁠整型期間用濕布或者保鮮紙蓋好,以免水份蒸發

    蒸煮饅頭

    1. ⁠⁠整型完畢後,可放自麵團發酵兩倍大
    2. ⁠大火蒸20分鐘即可

    備註:

    • 給寶寶吃的一定是用天然食物色粉調色,在烘焙店便可購買。
    • 只要是做圓形的麵團造型,⁠手上工具有限也是可以做得到的,其中用尖型筷子可助黏上比較細少的眼、耳、口部分。
    • ⁠沒有蒸籠也可以蒸出漂亮乾爽的包子,只要在盤底墊一張牛油紙,大火蒸時不需緊閉煲蓋,並需留空隙,或者用少一吋的煲蓋即可。
    • ⁠調色時加上少許牛奶,可以濕潤天然色粉及麵團,以便搓勻
    • ⁠在調色及造型時,麵團已在發酵,因此要把握時間盡快完成,以免發酵過度。

    詳細此影片,請點擊

    其他影片,請觀看YouTube channel